什么是大自然教育

大自然教育是最近几年家长、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和重视的一种教育理念,很多人认为带着儿童到户外去,到大自然去就是对儿童进行大自然教育。采摘,参观,野营,户外运动,农场劳动等等五花八门的形式出现在大自然教育这个行业,这些形式可能都对儿童的成长有帮助,也可能都可以成为大自然教育的一部分。然而,我们都清楚的是,儿童的成长时间是一去不返的,在儿童有限的成长时间如何最大化让的儿童获得更多的成长,是大自然教育必须做到的,既让儿童可以在大自然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放松,又可以通过大自然让儿童获得更多的成长,才真正的做到了“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所以,必须要明确的是,大自然教育既不是单纯的大自然户外活动,也不是大自然知识的学习,其必须有核心理论最为支持,系统课程的配合,这样才可以将多种形式串联,从而到达教育目的。首先,作为教育,大自然教育应该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合理的教育过程、可测的教育结果;第二,其必须以大自然为主要教育载体,客观规律为主要教育内容,实现儿童与大自然的有效联结,从而维护儿童智慧成长、身心健康发展。所以,不是每一个户外课程,都可以称为“大自然教育”!

——只有理论完整、技术成熟、目标清晰、方法得当、场地适合的大自然课程,才能称之为“大自然教育”。所以,大自然教育是以大自然为教室,以大地为黑板,通过系统、平衡、阶段的课程,让儿童融入大自然,实现儿童与大自然的有效联结的教育理念和课程。

大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儿童建立“自然思维模型”,也就是通过课程或者主题,是儿童和大自然产生有效链接,使儿童与大自然中的事物产生相互作用,在观察、认知、体验、模仿、总结等方式中体验、学习和掌握自然客观规律,从而影响和建立儿童相对客观的思维模式,建立应对自然规律,符合自然发展,使用客观规律的思维习惯,从而逐步建立思维模型,这种模型的建立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一劳永逸”的。“自然思维模型”的建立,可以说是一个人拥有强大能力和卓越智慧的“源动力”,如同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道可道,非常道”,也如同西方的“模型”理论,也唯有拥用足够丰富信息量和蕴含足够客观规律的大自然才足以帮助形成这种“模型”,所以,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