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教育部主题研学
主题研学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中小学生平常上课时间主要呆在校园里、教室里,学校能为孩子提供的实践场所和实践内容有局限性。带着孩子走出校门,到农场去、到野外去、到大自然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接触自然、了解社会,能让孩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大自然教育的三大法则之一——平衡法则提出,孩子思维健康成长需要吸收的大自然信息和大社会信息达到平衡。所以在创设野外大课堂的课程时,除了大量的自然体验课,社会体验课也是不可或缺的。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两部分的信息都很重要。
3—10岁儿童,主要以“自然大课堂”的形式开展研学活动。充分与环境资源相结合就可以产生多姿多彩的主题研学的活动内容。对自然大课堂课程的分级也按照大自然教育的三个阶段:爱上大自然、综合能力培养和专项高培。目前阶段,我国大自然教育发展初期,对自然大课堂课程的设计和提供一般以爱上大自然阶段的课程为主。先要“有趣”,吸引孩子参与,再兼顾“有意义”,帮助孩子的元智力成长。
可以开展自然大课堂的场地最为灵活,城市周边公园、森林、农场、山岭、河流等等都可以进行。由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所以自然大课堂的内容也随着季节变化,孩子认识的主题也应该结合本地特点进行。不论是学校统一组织,还是亲子社会参与,都可以是自然大课堂的开展形式。这种形式也是我国目前开展较多的一种形式。在周末,家长带着孩子,在大自然教育指导师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有主题的进行自然游戏和体验,不仅是孩子,家长也能一起收获很多开心和成长。
北研自然大课堂主题举例 | ||
自然课 |
春 | 我为自然添点绿、经典的野味、春季时装秀、芽芽大聚会、春天的小精灵、我和蜗牛有个约会、燕子归来、拥抱春天、花儿朵朵 |
夏 | 漂流趣记、神奇的泥巴、奔跑的沙滩、团结的大力士、有趣的小鸡家族、小地鼠大本领、七彩泡泡、绿地图、蝴蝶飞呀 | |
秋 | 竹子的秘密、月亮温馨Party、仰望星空、自然厨神争霸赛、果蔬欢乐汇、森林音乐会、神秘的秋夜歌者、秋天别样美、疯狂的石头 | |
冬 | 自然圣诞夜、森林音乐会、南瓜快快跑、白菜开花、石在有趣、创意树枝相框、山中游记、开启神奇通道、梦想纸风筝 | |
社会课 | 银行里的秘密、闪闪的红星、牙科小医生、小掌柜、超市达人、智游博物馆、安全小卫士、市场转转转、小小环保员 |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国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 ”的设想。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正式提出,要科学有效的带领中小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研学旅行。
大自然研学旅行的目的,也在于达成教育部,及各相关部委提出的研学旅行总目标。带领在校中小学生回到知识的源头,融入社会、融入自然,更深刻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更多机会、更大范围的了解社会、了解大自然,增加孩子们的见识,增强孩子们的各项能力,产生更大的爱国情怀。
这里提到的大自然研学旅行,特指研学旅行中的“自然风光类”旅行线路与场地。针对的目的地大环境为祖国名山大川,秀美山水,或有特殊地理特点,特殊自然风光特色的户外环境。可以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特色地貌区等。目的地或周边需要建设接待团队的食宿环境。
大自然研学旅行的内容包含了行前动员,途中管理,以及到达目的地后的系列训练课程内容。其中行前、行中、目的地的所有训练课程内容,均为目标清晰统一,训练目的明确的系统训练课程。针对中小学生的社会及自然认知、社会及自然生存能力训练,学习能力辅助训练,学科内容辅助学习等内容为主。
北研系研学旅行分为四大主题:
《中科学习力——探险之旅》 《中科学习力——科考之旅》
《中科学习力——生存之旅》 《中科学习力——密境之旅》
配备全套研学教材教具包
商业项目:《北研·培训中心》 《大自然教育课程执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