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自然大学 · 家长学院 |《自然成就高能儿童》家长讲座西安站

为进一步做好家园共育工作,2019年6月30日,中育品格教育集团特别邀请到北京北研大自然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大自然教育行业奠基人、CAN中国大自然教育创始人朱宝义老师亲临西安,与家长代表们在华著园现场分享了“自然成就高能儿童”家庭教育公益讲座。

  当辅导作业成了“洪水猛兽”,作为家长,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老写错,并非孩子不够聪明,而是学习方式出了问题?



导致图中“信号接收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们“对于有效信息的捕捉能力”的差异。或许我们并没有要求孩子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

可是,当学霸们看一眼黑板迅速记下要点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每抄下一个字抬一次头:当学霸们迅速捕捉、吸收老师讲解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仍似懂非懂……


 

 “这是因为,长期远离大自然,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采集信息的效率不够高。”朱老师讲道,“视触配合的专注力,决定了速度和效率。”这就是为什么频繁接触大自然的孩子能准确分辨出夏夜鸣蝉的栖身之处,手脚麻利地抓住,体验到各种乐趣,我们的孩子却迷失在城市噪音中无所适从。




美国摩尔教授指出:“多媒体给人的体验是间接的,替代的,失真的,双感官(看和听)而且是形式单一的。”我们的孩子衣食无忧,玩具触手可得、故事书琳琅满目、早教机、PAD、游戏机随处可见,看似品类多样便捷高效,实则极大限制了孩子的多感官发展,甚至造成认知障碍。试想,当孩子跟着动画片剧情设定就看到了结局时,他们越来越懒于思考,知识库存必然苍白而又单薄,对外界事物迟钝无感,甚至表达能力弱,沟通能力差,还谈何想象力、创造力?




  此外,朱老师指出,父母对孩子过于呵护,事事代劳,怕脏了洗起来麻烦、怕磕碰顾忌危险、怕细菌病毒寄生虫……一再干涉打断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过程,反而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让孩子去探索、犯错,孩子就永远无法在学习与生活中成长,成功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失败也能让孩子积累经验。



  只有在大自然的生存环境中摸爬滚打的孩子,才会在碰撞中把握分寸,在跌扑时控制力度,在受困时探索路径,在未来焕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因此,家长要善于放手,引导有度,用引导取代包办,用大自然教育取代电子产品,让孩子自然成长,自然成就!


当您的孩子沉迷电子产品无法自拔,当您还为了孩子的懒惰、没耐心的毛病发愁,请走出家门,带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公园小区的树林绿地,周边的乡村,除草种地,下河抓鱼,都是孩子与大自然亲密连接的媒介。



  这个暑假,中育品格40组家庭代表们将亲赴海南侯臣CAN中国大自然教育基地,切身体验孩子与大自然科学有效地联结,在自然大课堂里,让教育自然地发生。


图:海南侯臣CAN中国大自然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