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教育与幼教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与此同时,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 “引导幼儿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等。
如何将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幼儿园的幼儿教育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成为很多幼儿园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大自然与幼教相结合,让幼儿在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的过程中了解自然规律,传承自然智慧,更好的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大自然教育的幼教模式应运而生。
大自然教育与幼教行业相结合的主要形式是——大自然幼儿园。大自然幼儿园是实现自然+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环境,是大自然教育幼教板块发展的重要体现。大自然幼儿园通过教学区的建设、特色大自然活动、专业大自然教育师资培养和大自然文化建设等引导幼儿回归自然。建立幼儿与自然的有效链接,帮助幼儿在自然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让大自然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元素
中华民族信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幼儿教育中的“大自然”元素与幼儿渐行渐远。“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多少孩子3岁以后就会背诵的诗句,但是当我们真的问到孩子,什么是“霜”?很多孩子都说没有真实见过,甚至有些孩子,对春夏秋冬四季变化都懵懂不觉。
大自然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现在孩子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幼儿园——家里,两点一线的生活。因为缺乏大自然的滋养,很多孩子在上学之后,出现环境适应困难、思维不灵活、爱发脾气、学习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亲近大自然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让大自然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元素刻不容缓。
办园需要特色,孩子向往自然,两者能不能有机结合?在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教培实践中,会感觉带领幼儿亲近自然有一定的困难。组织园外郊游、采摘等活动虽然得到孩子的普遍喜爱,但存在着安全、后勤、资金、师资等一系列问题的限制;园里安排的植物角,大多只在承担观赏功能;孩子们与大自然之间好像总是隔着一段距离……
大自然真的那么远么?不!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森林太远,成长太快,孩子需要发现身边的美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自然的无穷智慧,天天伴在孩子的左右,只是看我们是否能够“玩转”TA!
很多有教育远见和理想的优秀园长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感受和了解到大自然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但苦于没有具体的课程以及专业的师资培训,使得大自然教育在幼儿园内的开展举步维艰。幼儿园需要一套充分结合园所实际,落地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大自然教育课程体系。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不再是一句空话。
北研根据园所的需要,研发出幼儿园大自然特色课程系统,为园所提供在幼儿园中进行大自然特色教学的整套解决方案。课程实践方案包括三个部分:
1、大自然基本教学区建设指导:包含七大基本教学区、五大特色教学区建设指导,帮助园所打造“大自然”特色环境;这些可教学区不仅仅是“景观”,更是孩子大自然区域活动开展的场地。教学区运用大自然的元素,充满活跃感与韵律感;教学区的存在不仅为幼儿园添加一抹亮色,更是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空间;每个教学区都紧紧配合自然成长课程而设置,教学区内的陈设也根据培育的主题不断变化更新,时不时的为孩子们带来快乐和惊喜。
2、大自然教学活动课:包含三年的“大自然特色活动课”课程教案、儿童辅助教材等。课程紧密配合七大教学区展开;活动形式灵活有趣,大中小班的孩子都能上;主题活动结合儿童成长特点而设计,符合园所特点,教师使用方便;由于大自然的变化性,同一个课程主题,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植物生长期展开,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很多活动多次进行,仍旧妙趣无穷; 幼儿园可以根据园所时间,灵活安排相关活动。
3、大自然特色家园共育:大自然教育不仅在幼儿园开展,离不开家园共育;有了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的成长事半功倍;包含亲子家庭种植指导课程、家长系列育儿讲座等。
希望通过这套大自然幼儿园课程,有效帮助幼儿园开展大自然教育,让大自然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
二、大自然幼儿园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大自然幼儿园是将大自然教育技术应用于幼儿园,将大自然教育活动和课程作用于幼儿的教育与成长。大自然幼儿园应该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专业性
大自然幼儿园应该具备专业的大自然教育教育师资,师资的专业性才能保证教育的效果良好。大自然教育是一种教育的创新形式,传统的师资,并不能完全胜任大自然教育的教学任务。需要进行大自然教育教学理论及实操方法的系统培训。幼儿教师是课程的具体执行人,所以大自然幼儿园的建设重点是专业师资的建设。
2、自然性
大自然幼儿园需要增加园所自然教学区的建设,大自然教学区是在园内开展大自然教育活动的场所。但不仅如此,这些自然教学区还可以起到美化园所环境的作用,更可以作为晨练、运动会、区角活动等的辅助场地,使用率很高。
3、安全性
大自然幼儿园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预防及保障措施,为孩子提供安全的教学活动。这里的安全性不但体现在设施设备的安全,活动操作流程的安全,还有整体(包括孩子)安全意识的建设。
4、成长性
大自然幼儿园以孩子的“自然成长,自然成就”为首要目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在促进孩子的成长。在课程中并不以简单粗暴的结果性目标来要求孩子,而是在过程性目标中让孩子成长的越来越好。
三、幼儿园大自然教学区建设
幼儿园的大自然七大标准教学区主要包括:百草园、听风角、种子走廊、水育湾、自然视界、丰收台、成长树。
1、百草园
百草园,即多种植物聚集的区域,将尽可能种类丰富的植物收集到这里,丰富孩子对于各种植物的认知,让孩子在认识辨别不同种类植物的特征的过程中提升孩子的视觉分辨能力,在描述植物各部分特点的时候,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的与植物接触的过程中,激发孩子对自然的兴趣以及探索自然的欲望,帮助孩子更好的走进自然、融入自然。
功能关键词:丰富植物信息;视觉辨识性;语言表达能力
2、听风角
听风角,即带孩子做静听活动的区域,静听主要是让孩子打开自己的耳朵去接收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风的声音,小鸟的声音,树叶晃动沙沙的声音等等,孩子在不断的用听觉接收声音的过程,帮助孩子不断的拓宽他的听觉通道,进而提高孩子的听觉接收效率,帮助孩子更准确地听清楚老师和家长的话,助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功能关键词:丰富声音信息;听觉辨识性;听觉编序性
3、种子走廊
种子走廊,即陈列各种种子的区域,把各种各样的种子集中到这里,让孩子在观察种子的过程中建立对于种子概念的基本认知,进而搭建对生命的基本意识。在观察的过程中丰富孩子对于颜色和基本图形形状的认知,提升孩子视觉分辨能力,增强孩子视觉信息的采集效率。
功能关键词:丰富颜色和图形认知;提升视觉辨识性;数学思维搭建;生命过程认知
4、水育湾
水育湾,即带孩子走进水世界的起点,通过引导孩子在此区域与水进行近距离的互动,帮助孩子感受与了解水的基本特点,适应水的的灵动性与多变性,搭建孩子的随机应变的基本思维方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建孩子基本的创新意识,提升孩子不断尝试与探究的能力。
功能关键词:随机应变;创新;尝试与探究。
5、自然视界
自然视界,换个视角看世界,换个方式品自然。为孩子准备独特的工具来观察这个美丽的世界,不断的观察建立孩子对外关注的敏感性,了解周围的相关信息,不断提升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大程度的激发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探究欲望与兴趣,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促进其更好的成长。
功能关键词:对外关注;探究;环境适应能力。
6、丰收台
丰收台,展示大自然中事物的一个平台,可每日或每周更新一次,旨在引起孩子对大自然中一些事物的兴趣与关注,利用自己的手去接触去抚摸,丰富孩子的大自然信息,打开孩子的触觉通道,增强孩子善于动手的能力,进而促进其开心快乐的成长。
功能关键词:外翻性思维;探究;环境适应能力。
7、成长树
成长树,陪伴孩子成长过程,记录孩子成长足迹,将孩子的自然创意作品进行收集与展示,既可以帮助孩子保留自然成长过程的点点滴滴,又可以将以自然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