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幼儿园课程设计框架
大自然幼儿园课程设计框架
年级 | 教学目的 | 教学内容 |
小班 | 从食物认识大自然 食品是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感兴趣的大自然事物,从小班的孩子起,用食品搭建与大自然之间的桥梁。我们每日食用的大米、蔬菜、水果、肉类,在摆上我们的饭桌前,都是植物和动物,来自大自然。 通过多种方式如:为孩子讲关于蔬菜、食物、大自然方面的故事;让孩子能看见厨房或者亲身参与制作小食品;让孩子自己用自然物制作艺术品等。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不挑食、乐于享受食物;更让孩子明白食物背后的劳动价值,自发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 包含日常食物的十大主题:米面、豆类、块茎类、叶菜、水果、调料类、坚果类、花类、肉类、瓜类等。每月一个主题内容,一年让孩子对生活中的常见食物及其涉及的自然知识都有所了解。 |
中班 | 认识自己了解环境 我们人本来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和所有动物一样,我们长着眼睛、鼻子、嘴巴,我们要呼吸、要吃饭、要便便。与此同时,我们的生存还受外界环境的制约,太冷了、太热了、大风、大雨……都会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给我们添减衣服?每个季节要注意什么?从小就需要建立自己管理自己健康与安全的意识。这就需要认识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的环境。 | 包含大自然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24节气的相关知识,生命存在、生长、衰亡、承续的基础知识。 |
大班 | 照顾生命,成长责任心 观察和参与到一个真实生命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去,不论是为植物宝宝浇水、除草、捉虫,还是照顾动物宝宝、与他们一起玩耍,都少不了爱心与责任心。 通过体验与了解生命的真实过程,自然而然中建立生活责任意识。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养儿方知父母恩”,让小朋友们领养一个植物(动物)宝宝吧! | 包含昆虫或动物养成、种植植物等的完整体验,并蕴含文学早驱动、数学基础思维搭建等学科预热教学内容。 |
课时安排:30- 40分钟/节,每周2节,每月一个主题,一学期40节系统课,相关辅助教学活动由园所自行灵活安排。 教学形式:课程形式总体分认知课、创造课、表达课、综合实践课等四大类型,课程中结合游戏、艺术、表演、生活实践、对话互动等多种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
目前经验下大自然教育在幼儿园中开展的模式,大自然幼儿园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主要大自然教学区的建设方向,以及大自然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框架。希望能够为正努力在幼儿园中进行大自然教育的园长朋友,提供模式上的参考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努力,促进大自然教育在幼儿园中的落地与发展。